最热三伏天,也要将“空调病”拒之门外发表时间:2018-08-09 15:19 俗话说,热在“三伏”,“三伏”最热在中伏。所以,此时此刻,我们经历的正是一年中最热的阶段。根据上班时间常规推算,最近一天24小时中,大部分人估计有20小时都是在空调的关怀下度过的吧! 同时,也正是因为这样高频率使用空调,导致人身体不舒服,甚至有人还因此患上“空调病”。根据绵阳中医院的统计,5~7月,该院神经内科共接收29例面瘫住院患者,其中8成患者表示是吹空调后所致。所以,空调的正确使用很重要。 怎样才能将“空调病”拒之门外呢?下面将进行一一解说: 1 “空调病”的症状 头痛头晕:夏季室外气温高,当人从户外突然进入空调房里,会让皮肤的感受从热直接变冷,血管会出现热胀冷缩,正处于扩张状态的血管急速的收缩,导致人会出现头晕、头痛的症状。 腹部疼痛、腹泻: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很容易导致脾胃受凉,减弱肠胃功能,再加上夏季喜欢喝冷饮,使得肠道内外都受到冷气的刺激,从而出现腹泻、腹部疼痛等消化道的症状。 皮肤干燥:在空调运行的时候,会使得空气的湿度降低,人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,皮肤就会变得干燥发痒,特别是对于有慢性皮肤病和对温度变化敏感的人来说特别明显。 感冒:面对高温天气,有的人因为贪凉将空调温度调的非常低。当人从炎热的室外环境突然进入空调室内,会导致呼吸道受到刺激,毛细血管、毛孔急剧收缩,这样很容易感冒中暑;同时,人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,毛孔处于收缩状态,如果突然到炎热的室外,毛孔不能及时打开,导致身体调节中枢失当,也会出现中暑或者喉咙痛等风热型感冒症状。 2 导致的“空调病”的因素 冷热交替:空调房与室外温差较大,当人经常在这两种环境里交替时,忽冷忽热,会导致调节体温的植物神经系统难以适应,身体就会出现一些问题。
空气不流通:空调房一般都是封闭的,人待在里面不断的排出二氧化碳,而室内的氧气不断消耗却得不到补给,所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就会升高,人长时间待在这样的环境中,容易导致头疼、头晕。
负离子减少:空调房长时间处于封闭状态,会导致负离子缺乏,时间长了会使人感觉头晕无力、心慌等。 空气干燥:当空调使用时,会使得空气中的水分减少,周围空气变得干燥,容易引发一些皮肤病,引起人的喉咙不适等。 细菌繁殖快:空调长期不清洗,排风管会滋生大量的细菌,而且此环境有适合细菌繁殖,所以就会产生大量细菌并被吹散到空气中,引起大规模的感染。 3 如何将“空调病”拒之门外 夏季26℃最适宜:即使室外再炎热,室内的空调温度也不宜设置太低,一般成年人在空调房内最适宜温度为25-26度,体弱者27-28度,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超过8度,否则会加重体温调节中枢负担。 如温差过大,很容易造成头晕,口干舌燥,咳嗽流涕等不适,严重时可能引发中风。 空调风往上吹:开空调时,冷空气向下沉,因此风最好向上吹,避免冷风直吹身体。靠近空调的人,最好面对空调坐,因为冷风从后面吹着你的背部、腰部,比迎面风对人体造成的损害更大。
刚进屋,10分钟后再开空调:有人出了一身汗,回到家马上打开空调猛吹,这样有害健康。因为此时毛孔完全打开,还来不及闭合,容易让体温急剧下降,诱发感冒等病症。因此,从炎热的室外进入室内,应至少10分钟以后再开空调。 每隔1小时开会儿窗:开空调会使室内空气变干,并且由于空气不流通,环境得不到改善,容易让人鼻塞、喉咙干、打喷嚏等。因此,应该注意时常换气,建议1个小时左右开一次窗,每次约15分钟。 身体弱,早晚别开空调:有关节炎、风湿病的老人、发育不完全的小孩以及孕妇等身体免疫功能较差的人,最好少用空调。尤其每天清晨和黄昏室外气温较低时,应多到户外做些运动,呼吸新鲜空气,进行日光浴,加强身体的适应能力。 避免直吹身体:使用空调时送风应选择能摇头的。如果直接对着头颈部吹,头皮温度下降,反射引起脑血管收缩,脑血流也随之减少,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而言,严重时可诱发脑中风。 所以,想要把“空调病”拒之门外,一定要学会正确使用空调。 |